主城位置的选择直接影响资源获取效率、战略布局和同盟作战能力。优先考虑资源密集区域,尤其是进入资源州后,高级土地集中的地带能提供稳定的木材、铁矿、石料和粮草产出。主城选址需兼顾短期发育与长期战略,初期应靠近5-6级地以降低开荒难度,中后期则需向资源州核心区域或战略关口迁移,确保在同盟战争中占据地利优势。
功能型分城的建造对主城体系起到关键补充作用。六级钱庄分城能大幅提升铜币产量,解决武将招募、战法研究和兵种转换的资源需求;九级酒馆分城适合建在战略要地附近,加快武将体力恢复,提升连续作战能力。若以高级地块(Lv.6以上)为中心建造分城,还可解锁特殊建筑,进一步增强功能性。分城与主城的资源收益可叠加,但需注意部队加成分城独立计算,无法与主城混编调动。
不同战局环境下主城定位需灵活调整。优势局可偏向进攻型布局,将主城迁至前线要塞群周边,缩短行军距离;劣势局则需依托地形构建防御体系,选择山脉环绕或关卡后方的主城位置,利用天险拖延敌方推进。盟主主城应置于同盟腹地,避免直接暴露于战场,同时确保与盟友形成联防态势。主城迁移需消耗大量资源,因此需提前规划路径,避免因临时调整导致发育停滞。
若主城侧重资源采集,可搭配马超、陆抗等高效率开荒武将;若偏向战场支援,则需配置蜀骑、法刀等主力作战队伍。主城五队的构建需覆盖神赏体系、垒石防御、攻其不备等多重战术需求,确保能应对不同敌阵容克制关系。武将培养和战法搭配应优先围绕核心武将展开,如吕蒙、弓诸葛等,通过战法联动提升整体强度。
初期以快速升级城主府至7级解锁兵营为核心,中期通过分城扩展资源产能,后期则聚焦于同盟协同作战。资源管理上,石头是制约前期建筑升级的关键,需通过屯田优先保障;政令需合理分配,避免过度消耗影响铺路或攻城节奏。主城与分城的建筑升级顺序应围绕当前战局需求动态调整,例如战争频繁时优先升级兵营与城防设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