舰队的阵型排列并不是手动调整的,而是由系统根据舰船类型自动分配站位。战斗时,护卫舰、驱逐舰等小型舰船会被系统安排在前排,巡洋舰、战列舰等中大型舰船则位于中后排。这种自动分配机制让咱们的舰队在遭遇战时能快速形成合理阵型,但也要注意不同类型舰船的搭配,避免前排扛不住或者后排输出不足的情况。
如果想优化阵型效果,咱们可以在编队时多关注舰船的定位。每艘舰船的蓝图里都有明确的舰船定位属性,比如前排抗伤中排输出或后排支援,系统会根据这些定位自动分配位置。在组建舰队时,尽量让护卫舰和驱逐舰这类高闪避或高护甲的船担任前排,而火力强劲的巡洋舰和航母放在中后排,这样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。舰船的位置无法手动调整,所以选船和搭配比强行调位置更重要。
战斗中,敌方会优先攻击咱们的前排舰船,所以前排的生存能力直接影响整个舰队的续航。如果前排扛不住,中后排的舰船就会暴露在火力下,很容易被集火击毁。咱们可以给前排舰船加点时优先选择护甲、闪避或结构值,提升它们的生存能力。而后排舰船则重点强化火力或特殊技能,比如防空、对舰输出等。虽然阵型是固定的,但通过合理的加点和舰船搭配,依然能让舰队在战斗中占据优势。
最后撤退功能是应对劣势战斗的关键。如果发现打不过,千万别硬扛,及时撤退能让舰队回基地或前哨站维修,避免不必要的损失。撤退后,舰队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,比如从基地出发的会返回基地,从前哨站出发的则回到前哨站。虽然阵型没法手动调,但咱们可以通过战术选择、舰船搭配和加点优化来弥补这一点,让舰队在自动阵型下也能打出漂亮仗。